继特朗普宣称从叙利亚撤军后,美国媒体又引述多位美国官员的话指出,特朗普正在考虑削减驻阿富汗的美军规模,计划撤出7000名美军士兵,相当于目前驻阿美军的一半。
阿富汗战争已经打了17年,是美国历史上最耗时且无法打赢的战争,无止尽地消耗着美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更牵扯到美国的战略精力;特朗普往后撤军的决定可能很大的程度上是出于“战略止损”的考量,客观上也反映出越来越多美国人对这场战争失去耐心,美国撤军意味着影响力淡出,苦心获得的战争成果及战后秩序或许将一夕间灰飞烟灭,阿富汗局势也会出现更多不确定性。
911战争后,美国要求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交出组织头目宾拉登遭到拒绝,美国总统小布希于2001年10月7日下令,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联军发动代号“持久自由”的军事行动,在两个多月内的时间推翻塔利班政权;而受到重创的塔利班多向山区、境外逃匿,并又在之后抓住美国投身伊拉克战争的机会,在阿富汗东部及南部迅速重组、开始反扑;到2008年小布希卸任时,美国已向阿富汗派出了近5万名士兵,却难以从这场战争中抽身。
欧巴马当选总统后,为实践“结束两场战争”的政治承诺,意图在短时间内“下猛药”解决阿富汗问题,向该地大量增兵,至2010年时驻阿美军已达到了10万人;本拉登2011年5月2日在巴基斯坦被美军海豹突击队击毙,欧巴马也将这场战役视为阿富汗战争里程碑式的“胜利”,战争也由此进入“收尾”阶段,欧巴马随后在2014年底正式宣布结束阿富汗战争,并计划在2016年底前撤出所有驻阿美军。
不过另一方面,美军2011年从伊拉克撤军却又导致了“伊斯兰国”的迅速扩张,中东恐怖主义猖獗氾滥,阿富汗面临着塔利班和极端组织的双重威胁,欧巴马原先的政治承诺到卸任时都不了了之。
特朗普对阿富汗战争一直抱持着否定态度,多次要撤回驻阿美军,但又在刚离职的美国前国防部长马蒂斯(James Mattis)的极力劝说下,放弃撤军打算;并于2017年8月公布“阿富汗新战略”,同时增兵3500人。但特朗普本人表示,做出这个决定“很不情愿”,没有遵从“直觉”,美军也将依实际战况调整军事行动,而非照着之前既定的计划走,给之后的政策转变留下了空间。
从2001年到2013年,多国构成的国际安全援助部队与美军都一直在支持着阿富汗政府,不过为了呼应欧巴马当时的撤军时间表,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在2013年6月就将军事行动指挥权全面移交给阿富汗安全部队;北约在2014年底宣布国际安全援助部队结束在阿富汗的任务,之后改开启代号“坚定支持”的非战斗任务,退居二线,为阿富汗安全部队提供培训、咨询及协助。
阿富汗安全部队对美军的依赖太过严重,导致自己的反恐行动成效不佳,而美军撤出主要作战部队还另外使塔利班发展迅速,让塔利班的势力扩充到阿富汗近一半领土,塔利班也开始针对政府官员、名望人士的突袭行动大幅增加;2018年10月,北约驻阿富汗高级官员在坎达哈省省长官邸与当地官员举行会议期间,一名乔装安保人员的塔利班份子开枪射死了阿富汗安全部队最高指挥官、坎达哈省省长及情报局局长等3名高官,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司令米勒死里逃生,另外也有3名美军士兵身受重伤。
在推翻塔利班政权后,美国一手打造了阿富汗战后重建与国家改造的基本框架,也促成西方选举体制、民选政府的建立,希望一个正常运行的阿富汗政府能够与西方建立良好关系。然而,西方民主却在阿富汗当地“水土不服”,由来已久的民族、宗族、教派矛盾导致阿富汗政府在政治上未能实现自立,政府内部政治派别斗争、选举舞弊、贪污腐败及社会经济积贫积弱、百姓生活困苦,都使阿富汗政府无法在市民中建立威信。
塔利班做为普什图族的重要代表,拥有较完整的组织体系、明确的意识形态、生存及发展的社会基础与经济基础,他们在阿富汗也不乏支持者。为此,特朗普在“阿富汗新战略”中提到,美国将整合外交、经济和军事力量,保持开放态度,在未来将达成一个包括塔利班在内的政治解决方案。
近半年来,美国也与塔利班实现了直接接触,向对方的政治地位等问题展现出相对宽容、灵活的姿态;去(2018)年11月,阿富汗总统也表态要塔利班放弃暴力手段,愿意与“他们和谈,也可以接受他们以政党的身分参政”;对此,塔利班的态度也有所软化,虽然仍不承认阿富汗政府的合法性,但内部有一部份人也表态愿意在美军撤离的前提下参与对话协商;美国内部也认为,美国撤军将有利于阿国内和平、民族和解,不过,更多数的人觉得,美国让出战场优势无疑会加大塔利班在谈判中的底气与要价,将会进一步激化阿富汗根深蒂固的国内政治矛盾。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