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遥,平凡如你,不平凡暴脾气的小明是谁亦如你

明星娱乐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生命的价值, 在于生于平凡却敢于追求不凡 生命的高贵, 在于经历不平凡而融入平凡

播放

近日,央视《故事里的中国》节目 重温了路遥 《 平凡的世界 》 。

孙少安、孙少平、田晓霞、秀莲 …… 当熟悉的人物一一登场, 他们的热血、执着、爱恨、挣扎, 依然让人热泪盈眶,深深震撼。

无论人生多么艰难,记住仰望星空。

路遥,原名王卫国。 1949年出生于陕北山区 一个极端贫困的农民家庭。 7岁时,被过继到伯父家。

上初中时, 他交不起每月四五块钱的伙食费, 有时甚至连五分钱的清水煮萝卜也吃不起。 他时常饿得发晕,饿得发疯,饿得绝望。 但他依然坚持上学, 喜欢到县文化馆翻报纸。

∆路遥20岁照片

这段经历, 在《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身上, 可以找到影子:

细濛濛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 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洒下…… 一个身材瘦弱的青年,两条长腿踩着泥泞, 走向空旷院落的馍筐前, 取走属于自己的两个黑高粱面馍。

物质生活的贫乏,会伤害他的自尊心, 但读书与看报 填补了他精神世界的空虚, 也让他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在人生苦难的磨砺中, 少平逐渐成长起来, 由一个稚嫩、羞涩的农村青年 变成了一个坚强、勇敢、有担当的大人。

路遥,其实是另一个孙少平。

1966年,路遥考上西安石油化工学校。 他以为终于可以脱离贫困的苦海, 命运却无情地捉弄了他 大中专院校的招生无限期停止。

1969年,路遥回乡务农。

1973年, 路遥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 逐渐开始文学创作。

1976年8月, 路遥被分配到陕西省作家协会 主办的文学刊物《延河》做编辑工作, 文学也成了他之后的人生之路。

1981年6月,不到32岁的路遥, 创作完成了13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 《人生》让路遥一举成名, 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

∆《平凡的世界》开篇手稿

在写《平凡的世界》时,工作量巨大, 手指头被纸张磨出了血, 只好改用手掌翻阅。

第二部完稿时,路遥累得口吐鲜血, 医生要求他必须停止工作。 但路遥隐瞒了病情,不惜生命也要完成作品。 过度的劳累和营养的匮乏, 使他只能半躺着勉强书写, 几乎完全凭借精神的力量完成了最后的工作。

王尔德说,我们都活在阴沟里, 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路遥,就是那个仰望星空的人。

一个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孙少安, 《平凡的世界》里另一个主人公

因为家贫, 他早早地开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挑起生活的重担, 并忍痛牺牲了自己的爱情。

但这样的孙少安, 一直带着骨子里的倔强和不屈服, 这使得这个普通的农民, 不再普通,不再平凡。

对孙少安来讲, 一个穷人的自尊就是自强不息。 他坚信, “黄河水总有清的一天,人不能穷一辈子” 只要努力,只要肯干, 再烂的日子终会向好。

孙少安,从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 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让他自信、自强。

私分猪饲料地,被人告了,拉出去批斗; 有了拉砖挣私钱的机会,贷款买来的驴车丢了; 办起了砖厂, 高薪聘来的烧砖师傅手艺不行,砖烧坏了; 带头实行生产责任制,他被抓了; 钻天打洞地搞来了贷款,又被告了……

无论现实怎样困难,少安从未向生活低头。 他大胆地重新办起砖厂, 日子再次出现了转机, 在多次亏本、失败后,终于成功致富 最可贵的是,无论何时 他始终保持淳朴、善良

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 时时都会感到被生活的波涛巨浪所淹没。 你会被淹没吗? 除非你甘心就此而沉沦!

孙少安的奋斗史, 完完全全证明了这一点。

平凡的世界,也是一个永远伟大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完成后, 这部作品却并没有被当时的文坛看好

许多人认为它的写法太陈旧、没意思 但路遥坚持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既然自己写的是最朴素的人, 就应该用最朴素的手法, 绝不在形式上搞过多的花样"。

∆1987年与《平凡的世界》责任编辑在研讨会上 《平凡的世界》共写了近百个人物, 从农民到工人、从学生到干部、 从揽工汉到省委书记, 这些人物形象鲜活地表现了 那一时期人们的思想变化、性格心态、 悲欢离合、冷暖人生。

董卿说, 《平凡的世界》中 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 但是没有一个是“坏人”。

究其原因,路遥, 深深爱着生养他的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 即使他们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也可以原谅。

90年代初, 王安忆闻说陕北的贫困闭塞, 曾问路遥: 为什么不把人们从黄土高坡迁徙出去?

路遥说: 这怎么可以? 我们对这土地是很有感情的啊! 初春的时候,走在山里,满目黄土, 忽然峰回路转, 崖上立了一枝粉红色的桃花, 这时候,眼泪就流了下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想他其实从来不是 在稿纸的格子里写字, 而是在黄土上,用他的心血。 ”

这是对路遥最生动的写照。

董卿在《故事里的中国》中曾说:

人们说作家生命的长度 是用他的作品来决定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 路遥还活着,并且将继续活着。

虽然,路遥过早离开了这个平凡的世界, 但他留下的作品, 将一直温暖着、指引着平凡的我们:

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 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其价值。 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 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 文章来源:转载自公众号诗词大会第5季,本文素材来源“CCTV-1《故事里的中国》”、央视新闻、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原文有删减 本期编辑:杨文怿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