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不会阅读的同学
n改革之后,“得语文者得天下”成为决胜考场的关键。看一个被举过无数次的例子:
n同样是描写一个人的站姿不优雅,大多数同学都会平淡地凑字数:“她的站姿很不优雅”“她的站姿很不好看”……
n而那些读过鲁迅《故乡》的同学,就知道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她站在那里,双手叉腰,像个细脚伶仃的圆规!”
n所以你看,课外书读少了,你连生活中最基本的“站”这个小动作都描写不好,作文怎么能写好呢?
n多阅读,也要懂得怎么读,47年教龄的语文老师田晶就曾说:“读一本书就读透一本书,读一万本书就读透一万本书,只读不透,只知不悟是要不得的,千万不要读完一本书,连一篇读后感都写不出来。”
n对策
n1.小说、名人传记、诗歌……阅读内容选择你感兴趣的即可。
n2.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学会浏览、略读、精读等读书方法。
n3.利用多种渠道扩展自己的阅读量。
n4.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学会摘记和写读书心得。
n5.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n6.学会选择课外阅读书籍、报刊,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n02不会规划学习的同学
n在学习上花的时间越多,成绩就越好吗?不一定!
n有些同学虽然看起来很努力,课间不出去玩,周末也窝在家里写作业,但他大部分时间并没有集中精力,只是在漫无目的、心浮气躁地“磨洋工”。一个班里30%~40%左右的中等生,基本都是这个状态。
n有的同学从来不熬夜,该玩的时间也在疯玩,但他们在学习的时候,能提前做个计划,知道总共有哪些任务,安排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一个班里10%左右的尖子生,都是这个状态。
n决定成绩的并不是你在学习上花了多长时间,而是这些时间是否“有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
n对策
n自己制作学习计划并坚决完成。
n1.先仔细想想,这段时间最想在哪方面有收获?是单词量的突飞猛进,还是语文素材的积累,还是数学基础的巩固?选一个你最想要的目标,然后进行分解。
n2.给自己些小奖励。当天的计划若能执行,不妨在下周的计划表里给自己安排看一场电影。周计划能执行,和爸爸妈妈一起商量一个奖励措施吧,选你最喜欢的。
n3.遇到变动时怎么办?写下每天最重要的六件事。重要者先行。
n03粗心、眼高手低的同学
n身边经常有同学考完试后说:“我竟然忘了这个知识点,粗心了粗心了……”
n他真是粗心吗?不,他就是这个知识点没掌握好,基础不扎实而已。
n所谓的“粗心”“马虎”,更像是自我安慰的借口。
n细心、沉稳、脚踏实地,是一个好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考试的时候,你要是随便粗心两三道,几十分可能就没了!
n这时候,你再用“粗心”安慰自己,还有啥用?
n对策
n多读几遍题目,尤其是几何题,综合题。看清题目的已知条件,转化成自己理解的方式,同时将已知条件标注到图上,一步一步来。
n认真仔细,重视作题的步骤,重视过程,不要只关注答案,掌握方法,提高解题正确率,吸取教训,防止一错再错。
n04不会管理自己情绪的同学
n情绪波动是学生当中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中学阶段的孩子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对自己的情绪比较难以做到收放自如的平衡和控制。
n所以,一旦在学习上遭遇挫折,或者某一阶段心情低潮,学习成绩也就因此起伏不定。
n这类学生兴趣和情绪容易变换,考了高分后,骄傲自满;考了低分后,焦虑不安、自卑、迷茫自怨自艾,沉浸在学习失败中不能自拔。
n对策
n考试时出现紧张心理要迅速进行调节,快速进入正常应考状态,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调节焦虑情绪:
n1.自我暗示法。用平时自己考试中曾有优异成绩来不断暗示自己:我是考生中的佼佼者;我一定能考得理想的成绩;我虽然有困难的题目,但别人不会做的题目也很多。
n2.决战决胜法。视考场为考试的大敌,用过去因怯场而失败的教训鞭策自己决战决胜。
n平常的话,学会释放压力(去操场跑圈就是个很不错的办法),稳定情绪,积极面对学习困境把握节奏,告别学习疲劳。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