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是我国历史上一段著名的割据时期,不计其数的英雄人物在这一时期涌现,并纷纷被各大势力招揽,形成了"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的壮观局面。
在这些诸侯中,曹操、刘备、孙权虽然笑得更久,是三分天下局面的缔造者。但一开始,在天下间享有盛名,且吸引着许多贤士投靠的却是袁绍、袁术两兄弟。
袁绍、袁术二人出身于汉末的名门望族"汝南袁氏"。从他们的曾祖父那辈,这一家族有四代人在朝中担任了地位崇高的"三公"官职。
汉末大臣周毖曾经评价道:"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不过,虽然袁绍、袁术是兄弟,但是同父异母,所以二人时常针锋相对,袁术认为自己是嫡子,便瞧不起庶出的袁绍,以至于称其为"家奴"。那么,同样兵多将广的袁绍和袁术,如果开战,哪一方会赢呢?
要对二者的实力进行比对,我们应该要找准时间点,否则,拿袁绍鼎盛时期和袁术衰落之时相比,得出的答案自然会有失公允。
为了能够让比较更加精彩,我们假设袁绍、袁术都处在巅峰时期,拥有着空前的实力,对于袁绍而言,最强盛的时期当然是官渡之战爆发前夕,而对于袁术来说,称帝之时也正是势力最为强大之时。
所以,在此我们比较的,便是建安五年(200)的袁绍,以及建安二年(197)的袁术。袁绍本在宫中任职,董卓入京后,不愿为国贼效力的袁绍便选择了逃离洛阳,而为了拉拢袁家势力,不刺激天下的士人,董卓不但不追捕,还"拜绍勃海太守,封邟乡侯。"后来,袁绍便以渤海为根据地,逐渐向整个河北地区拓展。
不久,袁绍便先后占据了冀州、青州、并州、幽州,成为地跨四州的河北霸主。同时,袁绍依靠自己的身份和名望广招贤士,扩充了自己的人才阵容。另一方面,袁术也因为不愿服从董卓而逃离,不过他自诩为袁氏正统继承人,选择了回到袁家根据地附近的南阳,并辗转淮南一带,并收纳了以勇猛闻名的孙坚。
后来,袁术在徐州击败刘备,夺取了广陵等地,将领土扩张到最大,达到巅峰。不过,从统治范围来看,袁术占据淮南一带的数郡,而袁绍则是整个河北的霸主,还占据着如今华东的一些地区,不管从面积还是土地的质量、人口、资源,甚至地理位置来看,袁绍都处于优势。那么,我们再来看下一个项目——名声。
上文说到,袁术以袁家正统自居,而视袁绍为家奴,不过,当时的真实情况却是"豪桀多附于绍",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袁术"奢淫肆欲,徵敛无度,百姓苦之",而袁绍则"为人政宽,百姓德之",于是,人们纷纷赞扬袁绍有名族之风,而对袁术则十分恐惧和厌恶。所以说,这两兄弟的性格和待人方式就导致了他们名声的差距十分巨大。
一个好的名声,在"君择臣,臣亦择君"的乱世显得格外重要。
刘备因为仁德之名招致了徐庶、诸葛亮,而曹操则以爱才之名吸引了不少豪杰。
放在袁家兄弟身上,良好的名声帮助袁绍吸引到了田丰、沮授、许攸,甚至郭嘉的投靠,只是郭嘉后来又转投了曹操。此外,被誉为"河北四庭柱"的张郃、高览、颜良、文丑也都为其所用。
反观袁术,他性格恶劣、举动失当的名声传扬在外,直接导致了其人才的凋敝。说到袁术手下的人才,或许能够在人们脑海中留下一些印象的只有多次征讨刘备,并与之共同见证辕门射戟事件的猛将纪灵,以及多次规劝袁术而不被重视,却始终不离不弃的谋士阎象了。从人才比较的方面,袁绍依然是大胜。
在古代,土地的大小和质量往往就决定了人口的多少,而人口的多少则会影响士兵的规模。袁绍占据河北四州,其中冀州、青州久经开发,不但适宜耕作、居住,从而得到大量的青壮人口,还有着靠近大海之利,可以收获丰富的渔业资源、海盐。此外,并州、幽州出产良马,也为袁绍军队提供了优秀的战马资源。
至于袁术,他占领的淮南一带在三国时代受到的开发还不算多,加上那里多江河、环境潮湿,与袁绍的地盘比起来可以说是十分不宜居了。
再加上袁术治理办法失当,百姓离心离德,他所能征召和驱使的军队自然数量、质量上都处于劣势。
总的来说,袁绍要是与袁术开战,全方位处于优势的袁绍有很大的概率赢得胜利。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