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历史上,魏国是明显的实力最强,具有正统性的国家,而蜀汉政权具有极强的开拓进取的意识,也被认为是先军政治的国家,但只有吴国,看起来怎么都不像一个国家。根据历史记载,吴国的制度有点类似于西方的封建时代,虽说有一个名义上的君主,但所有人实行领主政治。因此很多历史学家评价我国从骨子里面就没有真正的开拓进取的能力,它注定了无法统一天下。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它注定了要并入到魏国或者吴国,那么它为何还要在那里负隅顽抗,不直接早点统一呢?
n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大家都没有仔细思考过。因为在历史记载中,吴国虽然实力居于第2位,但他从头到尾都处在一个中间位置,哪边强大他就去对付哪一边,既没有统一的实力,但却让天下始终保持着分裂的状况。因此历史学家对于这样的国家极为痛恨,因为虽说他的生存之道让人敬佩,但他这一做法明显在拖延历史的进程,让三国的分裂继续。所以很多历史学者评价当年的吴国政权,都认为它就是一个搅屎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存在,当年孙权到底是怎么想的呢?既然天下以及吴国的命运已经定好了,为何他还要在那里捣乱呢?
n其实答案非常的简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首先从吴国这个国家方面来考虑,整个吴国已经习惯了封建领主政治,在这样的制度之下,每一个人都不受政治的约束,每个人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我们可以从历史上看出来吴国非常的富裕,每个人都丰衣足食。而且吴国基本上不发动对外战争,每一个人都有着和平的日子,有生意做那自然每个人都喜欢。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它这种分散体制的存在,使得君主只能充当一个各方力量的润滑剂,他既不能发动战争,也不能强迫任何一股力量。所以封建领主制倾向于自由而反对统一,因为一旦统一的话,他们这种自由懒散的生活将会被取缔,严格的政治制度将会让吴国变成战争机器。
n遥想当年,孙权在入主了中央以后,他多次想要把吾国变成统一天下的战争机器,但是内部的反对力量大的可怕,让他根本没有办法把这些力量集中起来,以至于当年他在合肥与张辽大战的时候,屡次被对方打得头破血流,最终只能保持中立不再出战。而且从当年的赤壁大战,我们也能看出来,北方一旦爆发战争的时候,那些倾向于自由主义的人都集体反对战争,他们希望继续保持着和平的状况,甚至他们都主张集体投降,只要保住地方自治。可见当年孙权虽然非常了不起,但要想把东吴变成一个强有力的向心力组织也比较困难。
n除此以外,还有就是孙权本人的欲望,要知道孙权从很小的时候就注定了不平凡,他这个人对天下大事看得很清楚,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有着很强的欲望和野心。虽说曹操与诸葛亮,刘备的人都是他的前辈,但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把这些前辈放在眼里,因此对待刘备的态度那就是,把他当作自己的妹夫,对待曹操的态度就是把他当作一个弹指之间樯橹灰灰洇灭的小丑。可以说孙权本人创造了无数的奇迹,打败了最强盛时期的曹操,打败了最强盛时期的刘备,他已经称得上是三国时代最顶尖的人物了。
n既然他本人如此的厉害,那么他肯定不会甘愿臣服于哪一个人物,就连曹操与刘备都不能让他臣服,又何况是后来的刘禅与曹睿等人呢?所以即使知道自己的国家无法统一天下,但他也绝不会轻易的投降,他只会在从中不断的斡旋,让天下分裂的格局继续,一直等到自己的后代上来的时候,那么他选择投降还是战斗,那就不由他决定了,反正在他活着的时候,吴国将战斗到底。
n所以说当年吴国虽然实力不强,而且不具备统一天下的可能性,但为了保证自身的自由度,同时也为了保住自己这个天下霸主的野心和尊严,孙权是绝对不可能让自己在有生之年投降的。所以正因为孙权和吴国这个国家的坚守,才有了三国演义的继续下的可能性,不然孙权直接带头投敌了,那么接下来的历史我们就看不到了。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