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的自杀率那么高?上班族含泪义乌绕指柔看完!

体育新闻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说起自杀,一般来说都会觉得自杀需要很大的勇气。活着的人难以理解自杀的人为何死都不怕,却不想活着。

其实想想可能还是因为死是解决问题的最简单方式,因为活着真的很苦很难。活着要面对,要奋斗,要纠结,活着就有无数的烦恼,活着就得想比问题多许多倍的解决方案。

死了自己就不用去面对这些了,确实很轻松。但能没有留恋、这样决绝地离开,确实非当事人以外,都难以理解罢了。

日本公布了2017年全国自杀人数的确定值,日本全国共有2万1321人自杀,较上年减少576人,连续8年下降。

日本男性自杀者1万4826人,女性6495人,女性自杀人数是自1978年统计开始以来的新低。此外,男性自杀人数约是女性的约2.3倍。

即便数字减少,但日本平均每天依然有将近60人用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且绝大部分是男性。

按年龄段看,40~69岁的自杀者占到了总体的约一半,19岁以下虽然只占2.7%,但人数却出现了增加,是唯一一个自杀人数出现增加的年龄段。

而在自杀原因中,排在前三的依旧是健康问题(1万778人)、经济生活问题(3464人)、家庭问题(3179人)。

还有很多人,是受困于职场上的因素,例如过劳,或者是为上级的指令背锅。这些出现在《半泽直树》等影视作品中的情节,其实也经常在现实中上演。

1

比如几乎垄断日本所有广告、日本人家喻户晓的广告巨头电通,东大毕业的美女高桥茉莉入职仅9个月,就因不堪长期过劳工作,最终2015年12月25日选择了自杀。

死前10月加班时间超过130小时,11月加班超过90小时,曾有一天工作20小时的经历,假日周末深夜加班已成常态。

2

而在日本演艺圈呼风唤雨的杰尼斯事务所,旗下拥有木村拓哉、泷泽秀明、山下智久、关8等当红男星和团体。

在杰尼斯事务所位于涩谷区的大楼里,一名男性被发现上吊自杀,死亡的是杰尼斯旗下子公司Artbank的社长伊坪宽,享年62岁。

Artbank公司主要负责运营J-web,遗书中伊坪宽表示“工作太累”“这样才能逃离”,疑似因压力太大想不开。相关人士也表示:“毋庸置疑,他是在工作压力的逼迫下做出这种决定的。”

对于伊坪宽自杀一事,杰尼斯事务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伊坪先生是公司的成员之一,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于伊坪先生的去世,我们表示十分痛惜。伊坪先生责任感很强,公司没能注意到他在工作上的烦恼,我们感到非常后悔。”

3

还有正在持续发酵的日本森友学园丑闻,关于向学校法人“森友学园”出售国有土地的相关审批文件改写问题,日本财务省向国会报告了调查结果,承认14个文件存在改写。

改写发生在土地大幅减价出售问题曝光后的去年2月以后。删除部分还包括首相夫人安倍昭惠以及多名政治家的名字。

在神户市家中上吊自杀的财务省近畿财务局男职员留下记录称,在上级的指示下“被要求改写”。

去年秋季前后该职员身体欠佳,经常缺勤。据其亲属称,去年夏季他曾在电话中透露“三观尽碎”、“无法调职,很痛苦”。

在日本的上班族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任劳任怨、没有或不容许主见,对上司唯命是从,拼命工作从不喊累。他们被称为“社畜”。

“社畜”来源于日语中的“会社”和“牲畜”。不管你是公司职员还是公务员,即便身居高位也不代表绝对的安全,不管坐到了多高的位置,只要上面还有人,作为集体中的一分子,都很难逃避“社畜”的命运。

日本负能量画师「アボガド6」非常擅长用简约和创意的风格,来画出一些致郁、负能量的画,比如下面的《致社畜》系列↓↓

每天辛苦上班拼命加班的你,是否深有感触?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