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力度是为了保证真实,拍摄手法是为了还原真实,细节凸显是为了完善真实。真实是为了唤醒观众的记忆,为了引起社会的共鸣,为了改变惨痛的现状。
我生活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上学时几乎没遇过欺凌事件,但我知道在中国有很多地方时刻在上演这样的悲剧。如同部队早年的打骂体罚一样(现在明令禁止了),恶意的暴力和侮辱行为极易给孩子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就校园欺凌现象,我谈一点拙见。
相应法律法规的出台必然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老人不敢扶?救命药吃不起?男女工作性别歧视大?种种的社会现象势必倒逼法律的完善,而电影最直接的目的也是促成对未成年人的制度保护。法律本身就有一定滞后性,也无需过于偏激,近年来国家已经很努力了。
然而,法律出台后就完事了吗?校园欺凌现象会自动消失?显然不可能,不然现在也没有小偷,杀人犯,强奸犯了。
学校是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第一战地。影片刻意刻画了高考的繁重学习压力和紧张氛围,甚至有如洗脑一般宣战高考,这也是多数人的“美好”回忆。在应试教育的超高压下,全社会形成决战高考的一致战线,只注重成绩,却忽略了其他,哪怕看待欺凌也是因为“耽误”了学习。“从来没有一节课教过我们如何变成大人”,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综合成长本末倒置,难以衡量学校的教育成效也是客观难题之一。装栏杆也好,装监控也好,装人脸识别系统也行,这些冷冰冰的设施多少起一些作用,但教育真正的核心在于教师。对于“恶作剧”,老师像对待小学生的调皮一样翻页了事;对于自杀,学校的教学楼像封闭的监狱一样贴上更多的横幅;对于新班主任,那更是像极了传销头头。陈念在片尾陪同一名女生回家,这才是老师所应有的细腻关心。少了人文教育,少了关心关爱,不去培养学生怎样做人,怎么让他们真正走向社会?深圳高薪聘用教师,北大清华毫无疑问保证了老师的教学能力,但对教师师德操守的评判又该如何体现呢?
校园欺凌问题出现在人身上,而人的第一老师是父母,家庭教育才是校园欺凌的根源。魏莱的母亲在被警察询问时所表现的理念折射出当代父母在教育子女上的普遍偏颇。尽管魏莱携美丽可爱的外表和优秀过人的才能于一身,但一旦“德”出了问题,“金玉”再华美,“败絮”烂其中。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中国自古以来都将德行的修养放在才学前,不先学会做人又怎么谈做事呢?当所有家长都在痛斥校园欺凌的同时,我想问一句:你们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否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是否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去教育子女?
执法者不好当,不是说能怎么样就怎么样的。郑警官想帮助陈念,不过面临取证困难,又都是未成年,而且涉及学校、家庭等多方利益,藩篱重重。最后他做了一件好事,帮当局者拨清了迷雾。郑警官的上司在监控上目睹了审讯过程,又在后面讲了一句“一个是好学生,一个是小混混”,他是铁定知道真相的,但他用没有直接证据来麻痹自己,半闭眼放过陈念。郑警官看得更透彻,他非常清楚如果没有纠正他们将会毁了他们,陈念一辈子只能活在痛苦的阴影之下,而小北也是未成年,不能剥夺他的未来和希望。与其在谎言和自责下苟活,不如痛快的迎接惩罚和自由。那种高考完的畅快淋漓是言说不完的幸福。郑警官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只能以睡觉暂时躲避现实,醒过来仍要面对内心的矛盾和折磨。未来的执法和司法体系制度也亟待完善,以保卫孩子、家庭的健康未来为宗旨而接续奋斗。
当胡晓蝶自杀身亡,全校学生第一件事是举起手机,只有陈念一人上前用衣服盖住逝者,我的心真的很痛。之前有则新闻,一学生拿着板砖冲进教室殴打老师,别的同学只是看着。我很困惑,现在的学生到底怎么了?校园欺凌亦或校园暴力从来都不止当事人的事!身边的学生、老师、家长甚至路人都有责任!如同魏莱在小巷扒衣剪发时,楼上的居民也只敢恐吓一下,没有真的报警。
校园欺凌问题是一个社会现象,绝不是立个法就完事那么简单,涉及到多方面因素。我们应挖掘深层次原因,关注施暴者和受害者长期身心健康,协同各方力量共同保护未成年人,而不是在网上逞一时的口舌之快。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