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图说津城道路交通管理 从三尺岗台到第32届地坛庙会智能服务

军事新闻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新中国成立初期,天津市仅有2700余辆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的重点是行人;上世纪60至90年代,津城道路沿线最多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而机动车总量也在不断增长,交警现场疏导纠违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近两年,津城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20万辆,道路交通管理迈进智能时代, “互联网+交通管理”思维打造出的交管网络平台正在为万千交通参与者提供服务,同时也保证了津城道路的畅通。

交通标志、标线规范行车有序

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天津解放桥及和平区街景

● 上世纪50年代,老天津卫的大部分道路交通只能依靠马车或步行,以自行车作为日常出行工具是令人羡慕的,但那时候道路交通管理全靠交警人力疏导,交警纠正违法只能靠“喊”。而为了确保上路执勤时更加醒目,交警都要带上白套袖。1954年10月,国庆节期间的天津解放桥夜景灯火辉煌,但往来车辆却是凤毛麟角。1958年的滨江道上,通行最频繁的是有轨电车。

图为 20世纪90年代初的天津道路交通景象

● 20世纪90年代初,道路交通流量日渐增多,“红夏利”“黄大发”逐渐成为天津道路上汽车品牌的主流。1980年天津市机动车保有量为7.2万,1990年达到了28万辆。为了规范行车秩序,天津道路沿线开始出现交通标线、标志,辅助交警管理交通。

信号控制系统升级体验畅通出行

图为交通信号灯“手动”时代的天津道路交通

● 20世纪90年代以前,全国各地道路沿线的交通信号灯大多还需要手动控制。随着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交通管理手段的不断升级,交通信号灯逐渐成为交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设施。

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缓解道路拥堵,让市民出行更加安全方便,天津公安交管部门陆续“上岗”多种智能化设备。特别是2017年以来,天津道路沿线运用大数据、云平台技术打造交通信号灯,让交通拥堵指数持续下降。

图为2019年“绿波带”控制的曲阜道沿线

● 利用“磁钉”感应等设备,在市区主干路沿线路口实现交通信号区域协调控制。依靠地磁感应自动统计交通流量信息,只要有一辆车通过就会被记录下来,并传递给与之用无线信号相连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将路口、道路信息连接起来,根据交通流量统一配时,从而实现交通区域“绿波控制”。启用初期,“绿波带”就让通行效率平均提升了15%。

图为如今天津道路上的电子交通诱导屏

● 近年来,天津的快速路、外环线及部分主干道路沿线开始出现了一些被“点亮”的交通诱导屏,它们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部分,属于信息发布系统。其中的矩形屏能根据采集系统提供的车流量信息提示实时路况,屏幕中路段显示为“绿色”表示该路段畅通,“黄色”表示缓行,“红色”表示拥堵。市民可根据显示路段信息,提前安排出行路线,避开拥堵路段。另外,还有一些电子屏具备限速信息提示及宣传语发布功能。截至2019年,在天津道路沿线已有106面各类交通诱导屏投入使用。

2016年以来,天津公安交管部门联合多家互联网地图导航企业,科学利用双方数据资源优势,每逢传统节日和重要活动以及季度、年度等时间节点,联合开展交通研判,目前已联合高德地图发布《出行预测报告》35期,为广大交通参与者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出行参考。同时强化实时精准导航,主动干预诱导交通流量,在高德地图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交通健康指数榜》中,天津市交通健康指数位列全国第九,继续保持了较好畅通水平。

科技管理设施普遍应用

● 近年来,天津的电子警察系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标清到高清,从线圈检测到视频检测,由功能单一到多功能的转变。最早只能摄录机动车闯红灯等个别种类违法,现在可以摄录机动车违法停车、逆行、超速、未保持安全间距,以及行人闯红灯等多种类交通违法行为。

● 2019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约为320万辆,相比70年前,机动车数量呈千倍增长。电子警察数量也随之大幅度增长,目前已基本遍布城乡主要道路路口、路段。

图为高清“鹰眼”全景监控景象

从2017年起,天津道路沿线设置了“高清视频采集图像数据处理应用系统”,利用高清视频监控记录随意变更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部分点位启用了高清“鹰眼”全景视频监控设备,以及移动违法摄录警车不定时巡查和无人机高空摄录。交通早晚高峰时段,中心城区道路如果有事故发生,在报警前,公安交管部门指挥中心通过“鹰眼”监控设备就可快速发现,并远程指挥附近巡查交警到场精准疏导。

图为“慧眼”系统将电子警察摄录违法转为交警现场查处

天津公安交管部门“慧眼”系统打通了指挥调度系统与电子警察、移动“警务通”之间的联络,实现了非现场违法车辆多种交通违法行为的及时发现、实时推送、精准查处。

图为无人机高空巡查路况及摄录交通违法

2019年以来,天津公安交管部门在铁路天津站、西站及和平区营口道、南市食品街、永乐桥等繁华区域,部分医院、中小学校门前,全面启用无人机,协助交警巡查交通情况、治理违法停车。这种新型设备的启用,是天津公安交管部门深化“警企合作”模式的体现,在道路交通管理中起到了良好辅助作用。

图为车辆综合巡逻智能采集系统

2017年,天津公安交管部门启用车辆综合巡逻智能采集系统治理违法停车,该设备就像安装在警车顶端的“升级版”警灯,外围一圈配置有7组摄像头,前后各有一面电子屏幕,屏幕上不断滚动播放提示语。该设备可以实时识别、采集、记录道路上行驶、路侧停车的车辆特征信息,并自动同步上传。车辆正在发生的交通违法行为,如违法变道、占用专用车道、不礼让行人斑马线、不按指示行车、不按规定开指示灯时,都逃不过它的“眼睛”。同时,可对“黑名单”车辆进行排查布控,对超速违法及被盗抢、肇事逃逸、作案嫌疑车辆进行报警。

图为鸣笛声呐采集系统

汽车鸣笛是一种噪音污染,是城市交通文明管理中的顽疾。2019年,天津公安交管部门结合《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贯彻实施,加快机动车违法鸣笛声呐采集系统建设,目前设置该设备的路口已增至19个,并配备交通安全提示电子显示屏,对违法鸣笛车辆驾驶人依法处罚,有效促进了驾驶人文明行车良好习惯的养成。

图为高速公路电子警察摄录违法停车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2018年10月,天津市高速公路新建的交通安全设施和科技管理设施全面投入使用,新增1153处视频监控点位、2306套高清监控摄像机,新建电子警察703处,配套建设标志标牌442面,初步实现高速公路“可视化管理无缝隙、电子警察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3D 斑马线、“人脸识别”曝光屏上岗

图为20世纪80年代,交警查处摩托车违法

● 20世纪80年代,自行车作为天津人最主要的出行工具,已经进入家家户户。那时,马路上能看到的汽车样式单一,品牌稀少,很少有私家车,多数都是有轨电车或“手风琴”式公交车。相比小客车,同样在速度上有优势的摩托车价格亲民,颇受年轻人青睐,但也是因其速度之快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图为津站前广场落客车道

2019年国庆节前的解放桥口,去往铁路天津站、意式风情街的车流不断,行人摩肩接踵,但交通秩序井然。此时,在这里管理交通的除了帅气的交警和辅警以外,还有时刻在提醒司机减速、行人文明通行的3D斑马线,以及直观提示和告知车主此路段禁止临时或长期停放机动车的黄色“禁止停车线”。这些交通标线已经遍布天津各区道路沿线,对以往“车停、人不下车”的顽疾,正在起到“根治”作用。

图为南京路“人脸识别”违法曝光屏幕

和平区南京路与营口道交口,具备语音播报功能的“人脸识别”曝光系统,正在规范行人和非机动车守法通行,目前全市已有超过20处路口设置了此设备。津门道路交通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安全出行有了更多新体验。

新型交通执法岗台让指挥疏导更高效

图为20世纪70至80年代的交警岗台和道路景象

● 20世纪70年代,自行车成为天津主流交通工具。出现在街头的公交车、小汽车、自行车越来越多。交警岗台放置在十字路口中央或路边,从一层到三层不等。

随着车辆增多,交警每天在岗台一站就是大半天。为遮蔽风雨,有些岗台是封闭式的,交警透过玻璃窗观察路口周边道路交通情况。

图为2019年天津道路上的新型交通执法岗台

● 2019年,一批新型交通执法岗台陆续在天津道路沿线亮相。这些新型交警岗台比以往的岗台要宽一些,遮阳方式更换为固定的遮阳板,安全性能提升。岗台上方还设置了宣传LED屏,可提示交通安全宣传标语。为防止夜间车辆碰撞,岗台四周还设有提示、警示灯,岗台内具备安全防护、驱寒防暑、智能辅助查违等功能。执勤交警通过岗台内的显示屏,可实时监控大路口远端各个方向交通流量等情况。

交管业务“网上办”惠及万千市民

图为交管业务网上办

2015年起,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天津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http://tj.122.gov.cn)正式上线,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的目标。而“交管12123”APP更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只需随身携带智能手机就可查询近百项信息、办理20余项交管业务。过去,市民从考试报名到考试,至少需要往返车管所、考场5次;交通违法裁决、缴罚款要在大队窗口排队、到银行缴款,高峰时排队百余米。如今,网上预约直接去考场考试,一次办成;线上缴罚“一键”搞定,最快1分钟完成。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运用到了天津市的智能交通发展上。天津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科研成果融入公安交管工作,广大一线交警、辅警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学习、利用先进的交通管理理念和方法,使交通管理服务工作不断向科技化、信息化发展。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