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主生死的观念由来久远。古有“上有西安,下有泰安”之说,就是说,泰安乃“鬼都”
位于我们泰城灵山大街的中段的蒿里山现在知道的人很少,但是在以前人们只知道蒿里山,不知道有鬼城丰都,蒿里山鬼神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泰山的下面,古城的西南边,有一个小山坡叫蒿里山。
史载,蒿里山,又名高里山,海拔198米。位于泰山火车站南,为古代帝王的禅地之所。汉以前称作“高里山”。
自先秦以来,泰山神主管生死的说法就见诸经史,而位于泰山南方的蒿里山也随之被视为“阴曹地府”的象征。
元代翰林集贤学士徐世隆在重修泰山《蒿里山神祠记》中,讲述了蒿里山阴曹地府的历史。
蒿里本来是古人送葬的歌名。秦末农民起义首领田横在楚汉相争时,自立为齐王。汉朝建立后,政权遭受灭顶之灾,田横率余党500余人逃亡海岛,汉高祖刘邦大赦,命令他回到洛阳,田横不愿称臣于汉,便在被迫前往洛阳的途中自杀。
为了祭奠他,他忠实的追随者就作了一曲蒿里挽歌为他送葬,并集体自杀。
汉朝之后,人们以为人死之后,精魂归于泰山蒿里,于是就在蒿里山筑阎王殿,立了75司。
蒿里山为古代帝王的禅地之所,《汉书》中多处记载了汉武帝“亲禅高里”。
汉武帝封禅泰山种植的汉柏
蒿里山曾建有规模宏大的蒿里山神祠,又名森罗殿。世人皆知重庆丰都为鬼城,殊不知,在佛教传入中国前,蒿里山已然是典型的鬼城代表。在佛教未传入前的传统信仰认为,普通人死后亡魂会归于泰山之下,泰山神东岳大帝为冥界主宰。
传说人死之后从泰安古城西南门出去,黑白无常押着鬼魂必须首发就是红门,红门就是天界与人界的分割线,红门以上为仙界,以下为人间,人死后去阴间报到,只剩下灵魂和一颗红心,走到了红门这个地方,累的实在走不动了就休息一下,就把红心掏出来扔到这个门上,门上血淋淋的,时间长了这个地方就叫红门了。
过了红门经过灵山大街,然后到达蒿里山,在蒿里山的左边,有一条小溪,就叫奈河,而且在这条小溪的一个支流上有一座桥,就叫奈河桥。奈河把泰安一分为二,东边是人间,西边是阴曹地府,人死后要再此喝了孟婆汤忘掉前世的记忆。
古语有云:“魂归蒿里”,就是说人死了灵魂都要到蒿里山接受阎王爷的审判,然后才能过奈何桥,轮回投胎。
我们经常听说去往黄泉的路上,其实黄泉就在泰安东边26公里,原名黄泉,解放后更名黄前村。
近代以来,军阀混战和历次战争彻底毁掉了蒿里山。查典籍可知:1928年奉系张宗昌据蒿里山挖战壕、设炮兵阵地,毁山林并文峰塔。1931年,十五路军马鸿逵部在蒿里山顶修“烈士祠”和“纪念碑”,拟建“泰安公园”(未成),山林部分损坏;
十五路军在挖掘的同时从蒿里山出土了唐玄宗、宋真宗珍贵的禅地玉册,今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1938年,日军侵占泰安,于蒿里山设瞭望所、碉堡群,山林尽毁。在解放战争中,国共两军围绕泰城,共进行四次争夺。蒿里山成为主战场,山林全毁于战火。新中国建立后,为纪念泰安古城的最终解放,泰安市地方政府将蒿里山,更名为“英雄山”。
更名以后蒿里山的历史慢慢的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如果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和见解 欢迎下方 留言 评论 点赞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