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被誉为“香祖”,是传统“四君子”之一。对于兰花,中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在我们观念里,它象征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气质与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兰花幽静、淡雅、芳洁,在诗文与画作中常以喻人。但它入画比梅花晚,大约到唐才开始。及至宋朝,画兰的人多了起来,据说苏东坡就曾画过兰,且花中夹杂有荆棘,寓意君子能容小人。而在南宋初,人们常以画兰来表示宋邦沦覆后不随世浮沉的气节,当时的赵孟坚、郑思肖便以画墨兰著称。透过历史我们看到,不管是文人或是画家,在对兰的审美观照中皆看到了完整的自我,以画抒情是精神的超越,笔墨简约,是境界的深沉。
黄静 —— 玉兰花开(图片来源于 聚镁Art0X)
刘汉杰 —— 清品兰(图片来源于 聚镁Art0X)
郝文静 —— 新疆雪莲谷(图片来源于 聚镁Art0X)
邓惠甫 —— 四时之外(图片来源于 聚镁Art0X)
聚镁Art0X艺术平台的艺术家他们力求用笔、用墨和用色,在用笔洒脱、灵动,妙在运笔起转顿挫变化之中,一气呵成,意求神韵,点必藏锋,含蓄细腻。追求理想的“淡逸而不入于轻浮,浓厚而不流为郁滞,博染愈新,光晖愈古”的艺术效果。
谢泰伟 —— 名都雅韵图(图片来源于 聚镁Art0X)
艺术的美就是为了要表现这种心灵的美人格的美,而不是为了要真实的反映人性物体和自然,而是要把自然当中万物当中人性当中所蕴含的这一种独立的精神拙壮的生机以及人文的情怀表现出来,而这种表现也不是为了表现而刻意的表现,而是艺术家本人自然而然不加雕琢的表现。那一笔一线,那一点一墨,无不传达着文人画家的内心生活以及审美追求,它早已超出了一般意义的技艺。“胸中造化,笔为意之用”、“气韵藏于笔墨,笔墨都成气韵”使得中国画传统的写意笔墨语言,负载了一种主观的精神蕴含,使笔墨带有一种生命的力度与价值。
看完以上聚镁艺术小编作出的分享,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绘画方面的内容,欢迎大家来我们聚镁艺术社区,和我们一起探索更多的历史事迹~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