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共有六个儿子:
长子刘据被立为太子,巫蛊之祸兵败后自杀;
次子刘闳十八岁时病逝;
三子为燕王刘旦,四子为广陵王刘胥,五子为昌邑王刘髆,六子即汉昭帝刘弗陵。
汉武帝临终时,册封钩弋夫人所生的刘弗陵为太子,引发三子刘旦的不满。
因为刘旦和刘弗陵均非嫡子,都属于庶子,身份相同,更何况刘旦排行靠前,大哥、二哥死后,他就成了实际意义上的“长子”。
早在大哥刘据自杀之后,刘旦就开始觊觎太子之位。
汉武帝病重期间,刘旦上书要求率兵保卫京城,惹怒了老爹,汉武帝下诏,削夺了刘旦封国的三县之地。
汉武帝感叹道:“生子应置于齐鲁之地,以感化其礼义,放在燕赵之地,果生争权之心。”
从此开始厌恶三子刘旦,而越来越喜欢小儿子刘弗陵。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春二月,汉武帝在五柞宫驾崩,刘弗陵即位,即汉昭帝。
班固:“(刘旦)为人辩略,博学经书、杂说,好星历、数术、倡优、射猎之事,招致游士。”
说第三子燕王刘旦,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不仅阅览群书,而且善于骑射,为人也十分的聪明善思,是一个非常好的太子人选。
所以刘旦很不服气。
汉昭帝颁发武帝驾崩、新君即位的诏书给各地的诸侯王,刘旦声称诏书上的印玺比以往小,认为有诈,不肯哭祭先帝。
刘旦对属下的臣子说:“诏书印玺的规格不对,恐怕是京城发生了变故。”
随即派遣心腹寿西长等人前往长安打探消息,一行人到了长安,询问执金吾郭广意,先帝得了什么病去世的,新皇帝是谁,如今多大年龄等等。
郭广意回答说:“新皇帝是由诸位将军拥立的,年八岁,没有参加先帝的葬礼。”
寿西长等人回到燕国,向燕王刘旦汇报了探知的消息。
刘旦听后,怀疑新皇帝即位是由朝中大臣操控的,并非先帝的本意,随即派遣中大夫上书,请求在封国设先帝宗庙祭祀。
大臣霍光不同意,而是赏赐给刘旦三千万钱,增加封邑一万三千户。
刘旦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而是狂妄地表示:“我本来就应当称皇帝,不需要别人给特么啥子赏赐!”
于是就勾结宗室刘长、刘泽等人,密谋起兵反叛,夺取皇位。
为了制造舆论,刘旦对外宣称自己得到了先帝的遗诏,可接管地方政务,加强封国防御,以备不测,并以此为由大肆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刘旦召集手下大臣商议“朝政”,郎中成轸进言:“大王不可坐享其成,应该主动夺取皇位,包括妇女在内的燕国民众必定会全力以赴支持大王。”
刘旦受到蛊惑,热血沸腾,兴奋地说:
“吕后在位,弄来刘弘冒充皇子即位,诸侯王侍奉八年之久。
吕后死后,大臣诛除诸吕,迎立汉文帝。
这时候天下人才知道刘弘根本不是汉惠帝的儿子。
我身为先帝亲生的皇长子,反而没有得到皇位,如今的新皇帝,我怀疑并非我们刘家的种儿!”
《后汉书》原文有一段是这样说的:“我亲武帝长子,反不得立,上书请立庙,又不听,立者疑非刘氏。”
刘旦散布谣言,声称如今的天子属于冒牌货,自己才是真正的继承人,于是大量征召亡命之徒,铸造兵器。
刘旦觉得自己已然成了未来帝,出行僭用天子仪仗,给近臣升官为侍中。
郎中韩义等人多次劝谏,认为刘旦的行为属于大逆不道,刘旦非但不听,反而将反对自己的韩义等十五人全部诛杀。
始元元年(前86年)八月,宗室刘泽打算刺杀青州刺史隽不疑,而后联合刘旦起兵。
事情败露,刘泽被杀,汉昭帝为避免事态扩大,顾念骨肉亲情,赦免了刘旦。
始元四年(前83年),刘旦的姐姐鄂邑长公主、上官桀父子因为争权和霍光结仇,于是暗中勾结刘旦。
刘旦上书诬陷霍光谋反,并请求入京防卫。
汉昭帝看出了奏章有诈,于是更加亲近霍光而疏远上官氏父子。
上官桀父子密谋泄露,被诛杀。
朝廷对燕国民众全部赦免,唯独没有刘旦的名字。
不久,汉昭帝派使臣送达诏书痛斥刘旦,刘旦自知不可饶恕,随即自缢而死。
聪明人办蠢事,聪明过头了!
评论留言